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代码段、数据段、堆栈段、数据段
阅读量:7056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965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
1、高位地址:栈(存放着局部变量和函数参数等数据),向下生长   (可读可写可执行)

2、           堆(给动态分配内存是使用),向上生长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可读可写可执行)
3、           数据段(保存全局数据和静态数据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可读可写不可执行)
4、地位地址:代码段(保存代码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可读可执行不可写)
 
 
代 码段就是存储程序文本的,所以有时候也叫做文本段,指令指针中的指令就是从这里取得。这个段一般是可以被共享的,比如你在Linux开了2个Vi来编辑文 本,那么一般来说这两个Vi是共享一个代码段的,但是数据段不同(这点有点类似C++中类的不同对象共享相同成员函数)。
        数据段是存储数据用的,还可以分成初始化为非零的数据区,BSS,和堆(Heap)三个区域。初始化非零数据区域一般存放静态非零数据和全局的非零数据。 BSS是Block Started by Symbol的缩写,原本是汇编语言中的术语。该区域主要存放未初始化的全局数据和静态数据。还有就是堆了,这个区域是给动态分配内存是使用的,也就是用 malloc等函数分配的内存就是在这个区域里的。它的地址是向上增长的。
        最后一个堆栈段(注意,堆栈是Stack,堆是Heap,不是同一个东西),堆栈可太重要了,这里存放着局部变量和函数参数等数据。例如递归算法就是靠栈实现的。栈的地址是向下增长的。具体如下:
========高地址   =======
程序栈        堆栈段
向下增长
“空洞”       =======
向上增长
------          数据段
BSS
------
非零数据
=========低地址   =======
=========       =======
代码           代码段
=========       =======
        需要注意的是,代码段和数据段之间有明确的分隔,但是数据段和堆栈段之间没有,而且栈是向下增长,堆是向上增长的,因此理论上来说堆和栈会“增长到一起”,但是操作系统会防止这样的错误发生,所以不用过分担心。

 

来源:http://www.cnblogs.com/qlee/archive/2011/09/07/2169831.html

本文转自夏雪冬日博客园博客,原文链接:http://www.cnblogs.com/heyonggang/archive/2013/04/26/3045753.html,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8-pandas聚合运算
查看>>
【绿色系统】如何恢复XP“显示桌面”按钮
查看>>
在ubuntu 11.10 下安装谷歌输入法
查看>>
Apache Hive2.1.0安装笔记
查看>>
django中翻译处理国际化方法
查看>>
三:JVM学习-内存分配以及回收策略
查看>>
spring redis 配置子域名共享session (有点坑)
查看>>
Linux 条件变量 pthread_cond_signal及pthread_cond_wait
查看>>
比AtomicInteger更高效的并发计数器LongAdder
查看>>
Forms开发中触发器的执行顺序
查看>>
SEO博客三个月没更新排行骤步康复
查看>>
JQuery 插件开发的入门介绍
查看>>
马哥2016全新Linux+Python高端运维班第五周作业
查看>>
联想扬天A4680R台式电脑增加内存不识别的解决方案
查看>>
(5)Powershell别名(Alias)
查看>>
我的友情链接
查看>>
我的友情链接
查看>>
linux配置NTP Server
查看>>
PBDOM操作XML文档轻松入门
查看>>
双机热备 纯软 镜像 实战 安装前准备
查看>>